根据惠州学院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依据学生认知和实践发展过程,整合、优化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逐步构建了多维互动、层次分明、整体提升的“多层次、多模块、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来源和不同培养目标学生的需要。 1、三个实验层次 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实验教学中心吸收了国内有关院校的优秀经验成果,重新审定和扩展了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基础训练、专业技能、创新实践三个实验层次,各个层次的实验模块的设置内容、功能、作用均各不相同,体现出对人才培养的循序渐进特点。基础训练层次侧重训练学生专业素质所必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技能层次通过规范、系统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作的专业实验技能和工程分析能力。通过实验设计、装置准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方法,了解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工程能力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层次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展个性化实验实践活动,每年指导300多名学生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与各种学科竞赛、实验教学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2、五个实验模块 对相关的教学实验室进行了整合,按照“基础训练、专业技能、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功能不同划分与之相匹配的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学科竞赛模块、工程实践模块等五个实验模块。 3、三大支撑平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中心依托广东省建筑学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教学团队建设点、广东省建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等三大平台建立了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开展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实验教学全过程。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努力做到“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相结合、创新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