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9-20浏览次数:13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代码:081001

二、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惠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有着比较长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惠州大学土木工程系于19948月开设的城镇建设工程专业(高等专科层次教育),2000年惠州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07年创办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并正式招生至今,20188月通过中华工程教育工程认证(IEET)。土木工程专业坚持“协同、实践、优化、创新”的专业建设之路,逐步形成了绿色化、智能化、地域化“三化引领”的专业特色,通过“协同、优化、实践、创新”四轮驱动以及开办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医师、智慧建造等特色班,构建“两中心四平台多基地”实践创新载体,形成了创新创业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多维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立足于广东珠三角地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企业从事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投资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毕业3-5年后应能具备如下能力:

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对复杂的土木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2.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具备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有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准,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

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通过继续教育等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四、毕业要求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专科阶段已开设课程,学生本科阶段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十四项核心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施工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

11.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项目管理:在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和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3.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14.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2

修业年限:2-3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力学

八、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与抗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特色课程: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

九、实务课程/嵌入式课程

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


十、课程体系及最低毕业要求

课程结构

学时

学分

理论

实践

合计

理论

实践

合计

公共必修课程平台

139

12

139

6.5

0.5

7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跨专业、跨系、跨校选修课程)

64

0

64

3

1

4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80

0

80

5

0

5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专业必修课程

188

408

600

12

17

39

专业选修课程

152

12

164

9.5

0.5

专项实践课程平台

公共实践课程

 

 

 

 

6

9

专业实践课程

 

 

 

 

3

个性培养课程平台

课外自主实践(不计入总学时)

根据《惠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惠院发[2017]200号)执行

朋辈教育(不计入总学时)

以项目形式组织实施

总计(必修/选修)

627

432

1047

35.5

28.5

64

最低毕业学时

1047

最低毕业学分

64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全面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具备较好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毕业要求如下:

毕业要求

指标点

相关课程

1.工程知识

1.1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知识,具备建模与计算、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概率统计

线性代数

1.2具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基础知识,将这些力学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建模与计算的能力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2.问题分析

2.1具有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能通过抽象建立恰当的分析模型的能力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工程地质学

2.2具有应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对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系统分析与充分表达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设计原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房屋建筑学

2.3具有在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广泛查阅土木工程专业的行业标准和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研究获取并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并获得合理可行的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的分析结论的能力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1具有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基于地质、施工、管理及运行等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提出并拟定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构件、结构、体系或者施工的可行解决方案的能力。

高层建筑与抗震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原理

3.3具有根据工程结构物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功能需求,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的能力

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

4.研究

4.1具有正确操作实验装置,并完成验证性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能力。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

5.使用现代工具

5.1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解决复杂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

5.2具有使用土木工程数值模拟与分析软件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

6.工程与社会

6.1具有准确把握土木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熟悉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理解环保与节能的重要意义,并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贯彻执行的能力

毕业实习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1具有在工程实践中评价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能力。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

8. 职业规范

8.1具有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能力

形势与政策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术讲座

8.2具有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勇于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

就业指导

劳动教育

9.个人和团队

9.1具有任务分解、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10.沟通

10.1具有就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

11.国际视野

11.1 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 了解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研究热点,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形势与政策

就业指导

12.项目管理

12.1具有在多学科环境中有效应用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工程经济决策方法,结合工程结构所在地理环境及功能要求,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工程的材料选择、方案选型、建造策略等进行评价的能力

装配式建筑技术与应用

13.终身学习

13.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

14.身心健康

14.1积极锻炼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

劳动教育


、教学进程表

表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周学时

开课

单位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1

32

32

0

T

1-4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History of the Party/ History of New China / Histor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 History of the Socialist Development

1

16

16

0

T

1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48

48

 

E

2

3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ance

1

19

19

 

T

2

2

学生处

劳动教育

Labor Education Theory

0.5

16

8

8

T

1-2

2

教育科学学院

二级学院

国家安全教育

Educ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0.5

8

4

4

T

1-3

2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武装部、二级学院

合计

7

139

127

12

 

 

 

 

学科

基础

必修

课程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2

32

32

 

E

1

2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概率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3

48

48

 

E

1

3

合计

5

80

80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

2

32

32

 

E

1

4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

Material Mechanics

2.5

44

32

12

E

1

3

结构力学1

Structural Mechanics 1

2.5

48

24

24

E

1

3

结构力学2

Structural Mechanics 2

4

80

32

48

E

2

5

房屋建筑学

Building Tectonics

2

48

0

48

E

1

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3

64

16

48

E

2

4

钢结构设计原理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s Design

2

48

 

48

E

2

4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3

64

16

48

E

3

4

水力学

Hydrodynamics

2

36

24

12

E

3

3

高层建筑与抗震设计

High-rise Buildings and Seismic Design

3

64

16

48

E

3

4

混凝土结构设计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3

72

0

72

E

3

5

小计

29

600

192

408

 

 

 

专业

教育

课程

选修

学生应在以下选修课程中选修10学分

工程地质学

Engineering Geology

2

32

32

 

E

1

2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

Build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2

32

32

 

T

2

2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

Building Structure Detection and Reinforcement

2

32

32

 

T

3

2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2

36

24

12

T

3

3

装配式建筑技术与应用

Assembly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

32

32

 

T

3

2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

Civil Engineering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

2

32

32

 

T

2

2

小计

 

10

164

152

12

 

 

 

 

合计

 

51

983

551

432

 

 

 

 

1.每个课程群含多门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一般课程,具体课程开设情况见选课通知;

2.每个学生至少选修4个不同模块的通识核心课程,且通识核心课程不少于1学分;

3.必须在哲学与思维模块的创新与逻辑、批判性思维课群中选修《逻辑与批判性思维》0.5学分;

4.总学分不少于4学分。

类型

模块

课程群

人文艺术类

哲学与思维

西方哲学经典导读;东方哲学经典导读;创新与逻辑、批判性思维;哲学与人生。

历史与文化

世界文明与历史;中华文化与历史;地方历史与文化传承。

文学与艺术

文学欣赏与创作;艺术欣赏与体验;艺术与新媒体;本土民间艺术研学。

社会科学类

经济与社会

商业与投资;法律、产业与生活;文化与传播。

沟通与领导

国际沟通与表达;沟通能力与技巧;领导艺术。

自然科学类

科学与研究

科学精神与应用;科技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健康与生活

生命保障与关怀;身心健康与维护;科技与休闲。

社会科学类

经济与社会

西方哲学经典导读;东方哲学经典导读;创新与逻辑、批判性思维;哲学与人生。

沟通与领导

世界文明与历史;中华文化与历史;地方历史与文化传承。

综合素质系列

讲座

每参与一次讲座计0.15学分

合计

4

64

0

64

 

 

 

 

   

55

1047

551

496

 

 

 

 

必修课合计

19门)

41

819

399

420

 

 

 

 

选修课合计

9门)

14

228

152

76

 

 

 

 



表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续)

2、专项实践教学和个性培养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周数

总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专项实践

教学

公共实践课程

入学教育

Freshman Orientation

-

不计学分,穿插安排

1

学生处

毕业论文(设计)

Thesis (Project)

6

-

 

 

 

4

 

合计

6

 

 

 

 

 

 

专业实践课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Design of Design Principle of Concrete Structure Course

1

1

 

 

 

2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 Course

1

1

 

 

 

2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Design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Course

1

1

 

 

 

3

合计

3

 

 

 

 

 

 

个性培养

课程

课外自主实践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根据《惠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惠院发[2017]200号)执行

朋辈教育

Peer Education

建土学院以项目形式组织实施

 

表三:教学总体进程安排表

学年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

周数

学期

总周数

18

20

18

20

18

20

 

 

 

 

  

  

14

16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社会调查    :考试    :军训、入学教育

: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