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硕贤,男,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博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国际刊物编委和多家重要国际刊物审稿人。
最初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
学生:吴院士,您好!您在1965年以全国最高总分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1970年时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铁路局,那么想请问吴院士您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吴院士:我当时考清华,想最好能够去成为一个科学家,当时蒋南翔校长接见我们的时候,我就表达了这个愿望。建筑学不纯粹是一种基础研究的学科,它既有科学技术的成分,也有艺术人文的成分,是结合两者的一个交叉学科。
学生:吴老师,有一本书叫《建筑师的20岁》,主要内容是许多著名建筑师在二三十岁的想法。那我们想请教老师就是在您二三十岁的时候,您大概在思考什么?
答:我20岁的时候,刚好碰上文化大革命,我们实际上没怎么好好上课,还是很遗憾的。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回去来弥补在本科学习的缺陷。1965年我们考上清华实际上完整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当时我对建筑应该还处于慢慢理解的一个过程。中学期间,我的数学、物理基础比较好,本科阶段我开始觉得建筑学对数学物理的要求没有特别高,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我后来考研究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建议我学建筑声学,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原本我就对数学、物理比较感兴趣,基础比较强,也比较吻合。在研究生阶段,我认为要想搞好建筑人居环境,数学、物理很重要。可能很多青年学生都有做建筑大师的梦想,我觉得这也很好啊。因为过去讲“不想成为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从追梦人这个角度来讲,我是很支持的。但是我认为学建筑还是要扎扎实实,要先做一个称职的建筑师,这是基本要求。建筑师和律师、医生一样,是一个职业,有基本的职业要求,甚至比其他专业要求更严格、更专业,所以利用五年的本科学习阶段,先达到职业建筑师基本要求,然后在这个基础去发展成为某一领域的更专门的更有造诣的专家。
学生:那吴老师根据您丰富的经历,您对于我们这些在读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吗?或者说对刚在行业求职的建筑新人,您有什么建议?
吴院士:建筑学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建筑师。现在建筑行业的分类很多,不是所有的建筑学毕业生都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因为建筑门类众多,比如人居环境学科,它应该有三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建筑学作为其中一个一级学科,还有很多二级学科或者研究方向,比方说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科学。我本人主要就是从事建筑技术科学。建筑技术科学也有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与节能、绿色建筑、建筑构造,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计算机、人工智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另外,城市设计、室内设计也都是建筑学的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我们建筑学的学生将来可以在某一方面专注地发展,但总体还是培养建筑师为主。另外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工作也是必须的,它涵盖的范围极广,所以作为一名建筑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了解有关的工种,具备多种专业知识。
“理纬文经织锦成”
学生:我们通过资料了解到您是文理兼修的建筑学家,也有“建筑诗人”的美誉,结合您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您对在校学生专业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上有什么建议?
吴院士:我的理念是“理纬文经织锦成”,对于学生当然是术业有专攻,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领域,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作为一名学者,不管从大学阶段,甚至从小学、中学时起,就不要过早分科。像我们过去中小学阶段,就是各科都要平均发展,均衡发展。当时我们中学也没有实行文理分科,只有到高考前几个月,才会专注于考哪些科目。这样的培养是比较对的,梁思成也反对半边人,理科不能只关注数理化,文科不能只关注文史政,当然他们有专业的分工,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这是合理的。但是在许多业余时间,他们还是可以发展很多业余的兴趣,特别建筑学是科技、人文、艺术交叉密切的学科,我们更应该文理兼修,去发挥所长和兴趣,这会对你的专业学习有所促进。而且我们现在专业的分工都是人为的,其实我们面对自然界和社会,要真正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综合技能,不是利用某方面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虽然有些问题它是从某个专业领域提出来,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关键的理念、技术方法可能还在其他的领域,就像过去有句话叫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问题需要综合,需要很多专家来共同攻克这个问题,所以知识面广的话我觉得很有好处。
学生:您刚刚提到的“理纬文经织锦成”是您治学理念的概括,那您在教学之中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吴院士:我招了一些硕士、博士,建筑技术科学的生源来源比较广泛。我的学生有部分学建筑学出身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其他背景的,比如学习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结构工程,也有一些是学习暖通空调或者物理学。根据学生的来源、背景,老师在选课题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他的学科背景和特长,选择比较恰当的题目,这样也便于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他们的论文。而且实际上很多专家是科班出身,成为著名专家,但有一些是从别的领域出身同样获得成功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声学专家,有一些他本身就是学建筑的,比如我,还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已经去世的秦佑国,更老一辈的同济大学的王季卿教授、北京院的项端祈、清华的车世光教授及我的硕士导师张昌龄他们都是学建筑出身转到研究建筑声学,也有一些是从物理学转过来的,我的博士生导师马大猷院士,还有国际上很著名的白瑞纳克。莫伯治院士也不是建筑学出身。不是学什么背景就局限你的发展。
学生:吴老师您在建筑声学是享誉盛名的。而建筑声学和大家传统观念中的“建筑学”、“设计”这些字眼有很大差别,您认为从事建筑声学的研究如何去应用到建筑设计这一领域当中?
吴院士:建筑设计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但大众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立面造型、空间的合理分配,包括流线、各个房间的大小以及三维尺度等等。而人居声环境也是环境重要构成部分,很多的建筑,特别是一些听音建筑,像音乐厅、剧院、电影院、教室、会议厅包括体育馆,这些活动空间的听音质量非常重要。此类建筑的声学设计本身就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所以音质设计也是建筑设计专门化的体现。我们都知道现在建筑的耗能非常大,占了约25%的能耗。建筑行业是耗能较高的行业,因此目前国家倡导降低碳排放,为了达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建筑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如果建筑行业不节能,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较为困难,因此绿色建筑的热工设计、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建筑师如果这方面能力不够,那就要请建筑热工学专家来配合设计,使得我们的建筑能耗接近于零能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更宜人的舒适环境,这应该是新一代建筑师比前代的建筑更加关注的方面。
学生:大学本科没有专门划分像建筑科学、建筑声学这样的学科,大学生如果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吴院士您认为本科在校期间应该培养哪些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呢?
吴院士:建筑物理包括了声、光、热这三个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志向和兴趣,有所选择,有所偏重。我觉得英联邦他们建筑的教育体制就比较合理,因为我去过澳大利亚留学,他们前三年是打一个基础,完成这个三年的学制他们就拿到一个学士的学位,然后在三年基础上就开始分流,有一部分人继续读建筑设计,经过两年的建筑设计的培养,再加上一年的设计事务所的实习,就可以获得建筑学的学士,相当于我们的硕士,这部分其实就是做建筑师培养。三年拿到建筑科学的学士学位以后,他们有一部分人就分流,就读diploma学位,相当于是职业学位,有专门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或建筑热工学,也有城乡规划。还有部分同学三年后选择读研究生。三年是一个阶段,然后就分多个方向去发展,我觉得这个体制比较合理。目前国内实行五年制,你们学习的时间很充裕,可以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将来可以继续读硕士、博士,硕博攻读期间就会有很多二级学科以及研究方向,每个导师所长也不一样。
改善人居环境 任重而道远
学生:现在大家对于建筑行业褒贬不一,城镇化进程达到70%,很多人认为建筑行业已经到达饱和状态,黄金期已经过去,吴院士看来,建筑声学未来的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吴院士: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当然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进程的确比较快,和那个阶段相比目前工程量会稍微少一点。但是人居环境的建设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一出生就需要解决衣食住行,住与行和建筑规划息息相关。人居环境需要不断地提高它的品质,所以建筑学任重而道远。过去蓬勃兴起发展的建筑业是粗犷式的发展,比如设计周期短,施工周期也短,尤其我们很少做反馈和评估工作,导致问题频发,没有及时解决,所以人居环境的品质方面仍然还是有许多问题。现在我们有比较多时间来进行建设,我们应该更好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提升品质。另外,现在实行城市双修,利用这和契机,怎么样把过去不尽人意的一些设计、规划问题,通过旧城改造或者是城市双修工作,改造得更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方面还需要行业人员完成面临很多的任务,所以建筑学不会过时。
学生:吴院士,您刚才一直有提到,我们以后未来发展是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的。在这个人居环境下,您是如何看待科学与艺术,技术与品质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技术如何运用到提升它的品质上?
吴院士:要提升人居环境或者建筑的品质一定要有很多的科学技术的领域来配合。比方说,要提高音乐厅的质量,就要有声学介入,要提升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品质,那就要有建筑光学的介入。我们要提高热舒适性,要有节能低碳就要有热工学介入。要提高我们的室内空气品质,就要有室内空气品质的专家介入。那更不要说我们城市的智能交通,很多新的技术都会跟建筑进一步结合,包括我们现在建筑的施工设计也一样,要提高我们的建筑的品质跟效率,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机器人怎么施工。另外,大数据技术也渗入到建筑领域。我觉得技术的交叉和渗透是会越来越多。
后疫情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
学生:吴院士,您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对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会发生哪些变数?或者说您对这些变数有什么看法?
吴院士:对,疫情使得我们对人居环境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要更注意空气品质的问题。目前,医疗建筑有很大的发展,武汉的方舱医院,包括隔离带的建设和划分,怎么建隔离医院都是新课题。另外,我们用微信来跟踪人流,大数据信息技术也在应用。我们需要研究人流的状况,也为我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各方面,提供更精准的手段,还有线上线下的会议系统,将来可能会有很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虚拟空间技术与建筑结合,这种信息技术虚拟空间的发展对低碳有好处。
学生:吴院士觉得新冠疫情是对我们建筑行业是一种挑战还是机遇?
吴院士:应该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学生:在疫情环境下,建筑学生的专业求职意向会发生变化,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坚守在建筑行业。面对这种新冠疫情,老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学生。
吴院士:作为学生来讲,基本功尤为重要,我们还是要练好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基本功没有打牢固,很难胜任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岗位。当我们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思想也要活跃,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要密切地注视行业新的动态和前沿概念。
学生:现在社会上某些人认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像建筑这样的一些传统的行业,可能都会需要有一些转变。您认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吴院士:我刚刚讲的就是人与生俱来都需要衣食住行,要解决居住流动需求,这些基本需求都跟建筑学密切相关。人类居住环境需要越来越好,要求应该越来越高,品质的提升也越来越高。行业的转变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与时俱进,关注其它领域对我们专业的影响,或者说我们去利用其他专业的一些成果来改进我们工作,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个关系。
撰稿人:吕成炜 陈豫 丘欢 蔡佳仪
拍摄:黄烯文 邓鸿昶
审稿人:王精明